遠紅外線
太陽光線大致可分為可見光及不可見光。可見光經(jīng)三棱鏡后會折射出紫、藍、青、綠、黃、橙、紅顏色的光線(光譜)。紅光外側的光線,在光譜中波長自0.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稱為紅外光,又稱紅外線。 紅外線屬于電磁波的范疇,是一種具有強熱作用的放射線。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很寬,人們將不同波長范圍的紅外線分為近紅外、中紅外和遠紅外區(qū)域,相對應波長的電磁波稱為近紅外線、中紅外線及遠紅外線。 紅外線是一種光波,它的波長比無線電波短,比可見光長。肉眼看不到紅外線,任何物體都發(fā)射著紅外線。熱物體的紅外線輻射比冷物體強。
遠紅外線有較強的滲透力和輻射力,具有顯著的溫控效應和共振效應,它易被物體吸收并轉化為物體的內能。遠紅外線被人體吸收后,可使體內水分子產(chǎn)生共振,使水分子活化,增強其分子間的結合力,從而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,使生物體細胞處于最高振動能級。由于生物細胞產(chǎn)生共振效應,可將遠紅外熱能傳遞到人體皮下較深的部分,以下深層溫度上升,產(chǎn)生的溫熱由內向外散發(fā)。這種作用強度,使毛細血管擴張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強化各組織之間的新陳代謝,增加組織的再生能力,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,調節(jié)精神的異常興奮狀態(tài),從而起到調理的作用。
根據(jù)使用者的要求不同,紅外線劃分范圍很不相同。
把能通過大氣的三個波段劃分為:
近紅外波段 1~3微米
中紅外波段 3~5微米
遠紅外波段 8~14微米
根據(jù)紅外光譜劃分為:
近紅外波段 1~3微米
中紅外波段 3~40微米
遠紅外波段 40~1000微米
醫(yī)學領域中常常如此劃分:
近紅外區(qū) 0.76~3微米
中紅外區(qū) 3~30微米
遠紅外區(qū) 30~1000微米
醫(yī)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: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。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,波長0.76~1.5微米,穿入人體組織較深,約5~10毫米;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,波長4~400微米,穿透組織深度3-5厘米。(但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把2.5微米以上的紅外線通稱為遠紅外線。)